看到这条新闻时,我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。说真的,谁想到一条薯片广告能把现场气氛搅成这样?话题热度冲到顶,骂声比薯片还脆,孙颖莎一夜之间就被挂到了热搜,品牌方还没反应,网友已经开撕了。
这事其实一点都不复杂。广告里,孙颖莎对着镜头说了句“未来还很长,我们继续努力”。没毛病对吧?可问题是,这句话本来就是王楚钦以前赛后接受采访时说的。没错,文案混剪时用错了物料,废稿直接上线成了官方视频。这操作,属实有点迷。两小时后,微博、小红书和抖音上全是截图,配文直接开怼:“她凭什么替他说话?”舆论瞬间爆炸。
接下来更魔幻。王楚钦的粉丝觉得自家球员被蹭热度,孙颖莎的粉丝觉得自家选手被甩锅。双方开火,根本不是针对彼此,全是在对着广告片闹。结果呢?真正没开口、没参与的孙颖莎,直接成了炮灰。品牌方那边也急了,删视频、关评论、发声明,全套流程下来,伤害已经传遍了各个平台。
最要命是什么?时间点卡得太准。中国大满贯赛还剩五天开打,孙颖莎报名三项,单打、混双、女双,强度拉满。每天训练到晚上十点,有谁能受得了一回头全是谩骂?说实话,这种节奏下,哪怕心理再强的人,也会心里发堵。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是真的用天来算,少一天就是少一天。
我查了下资料,孙颖莎现在手里有十五个代言,从奶茶、饮料到智能手表,排现场役女乒第一。代言多了,风险跟着上涨。品牌方习惯把运动员当流量入口,却太容易忘了,屏幕那边不是符号,是活生生的人。去年那家奶茶也干过类似的事,把谷爱凌的照片和另一位滑雪选手搞混,直接股价暴跌三个点。教训明明摆在那儿,还是有人一错再错。
这回说实话,品牌审核基本就是摆设。谁负责、谁放行、谁签字,流程全都虚,甩出去的锅却让运动员背。粉丝吵来吵去,也吵不回孙颖莎被耽误的训练时长。真要负责任,广告片就该重新剪,流程环节全盘梳理,品牌得出一份实打实的报告——错在哪,谁负责,怎么改?但你看看这次那个声明,清清淡淡一句“深表歉意”,后续根本没动作。
最让人无奈的是,网友骂战越吵越偏。点进去所有话题,十条有八条在讨论CP真假,剩下两条是谁骂得更毒。该追问的品牌方早已隐身,吃瓜群众只剩互掐。运动员顶着压力,黄金期按天数。品牌犯错能复盘,运动员状态出了问题,全都是自己抗。
现实就是这么冷,网络世界更不留情。孙颖莎没错,却被出错的宣传拖下水。这事又让我想起前阵子某知名运动员说过的一句:“我们拼命努力,但最怕的永远不是对手,而是无能的支持者。”品牌和运动员的联结,从不是合约那么简单。你赚了流量、赚了市场,那些合作的责任、流程的把控,全都不能偷懒。
现在道歉归道歉,动作却还没看到痕迹。说白了,这次真的不只是一次广告乌龙,更是所有运动员都可能遇到的大麻烦——谁愿意为别人的粗心买单?所以未来这类大事件不能光道歉,必须落地解决方案。流程要扎实,每一个环节都得有实人把关,不再让那些努力的人因为别人失误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这才是对运动员最好的尊重,也是对粉丝、品牌自身的底线保护。说到底,这不是薯片的锅,是态度的分水岭。谁还敢掉以轻心?谁还敢随便推锅?我们已经看清了底牌,真正该被质问的,从来不是那句文案本身,而是背后那堆疏忽和傲慢。下次选代言、做推广,流程都给我走扎实点,别光让拼命努力的人替你承受后果。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