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河中,许多高校都经历了兴衰起伏。
北京,作为我国的首都,汇聚了众多高校,其中不乏一些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使命的院校。
国际关系学院便是这样一所充满故事的高校,它曾神秘而辉煌,录取分数线比肩985高校,为国家安全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它如今却显得有些落寞。深
入了解这所高校的发展历程、现状以及分数线变化,不仅能让我们看到高等教育的变迁,也能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往昔辉煌:神秘且高门槛
国际关系学院始建于1949年,前身是外交干部培训学校,后改为军委情报部干部学校,逐步拓宽人才培养范围,涵盖情报人才和外交人才。
1979年恢复招生,专门为国家安全及外交领域培养人才,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,由国家安全部和外交部管理。
在大学生包分配的时代,国际关系学院的毕业生主要被安排到国家安全部、外交部、驻外使馆以及各省、市国家安全部门工作,就业前景一片光明,因此显得极为神秘。
其录取分数线甚至能超过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985高校。
即便后来取消了包分配制度,毕业生通过校内考试进入国家安全部门的比例仍高达85%以上。
21世纪初,高考录取分数线通常在620分以上,且要通过综合政审和面试才有资格被录取。
正如古人云: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”能进入这所高校的学生,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佼佼者。
如今现状:就业与专业新态势
如今,国际关系学院开设有13个本科专业,既有国际政治、法学等传统专业,也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网络空间安全和人工智能等专业。
然而,网络上大量自媒体将其称为“官校”,宣传毕业生能包分配到体制内工作,这是一种误解或夸大宣传。
根据202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,494名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93.52%,其中国内深造人数达165人,占33.4%。
学校未公布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的人数,说明本科生主要以深造和自主就业为主。
2023届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,41名研究生整体就业落实率为97.44%,到国企工作12人,到机关工作9人,到国家安全部工作仅1人,外交部和农业农村部各1人,还有3名学生成为各省选调生,这些都是学生自身努力考取的结果。
不过,国际关系学院在各省机关和大型企业里仍有较高认可度,有资格参加中央选调生或各省定向选调生选拔,相当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水平。
其专业设置在考公方面优势明显,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,且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受到众多单位青睐。
分数线分析:与211高校相当
国际关系学院在提前批招生,要求学生进行面试,且对身高和视力有一定要求。
2024年,在北京的分数线为女生586分、男生607分,相当于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化工大学等211高校水平。
在广东省,物理类分数线为587分,历史类为578分,与暨南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等211高校相当。
在江苏,物理类最低589分,最高634分,历史类最低593分,最高609分,与中国药科大学、河海大学等211高校分数线相近。
总体而言,国际关系学院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、考公优势和特殊历史背景,就业质量能比肩211高校,录取分数线也处于211高校水平。
但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,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整体就业情况已有较大差距,分数线也比辉煌时期下跌不少。
总结
国际关系学院从往昔的神秘辉煌到如今的相对落寞,经历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变化的洗礼。
虽然它不再是那个毕业生包分配、录取分数线比肩985的高校,但其在考公方面的优势、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,使其就业质量仍能比肩211高校,录取分数线也处于相应水平。
对于考生来说,如果对国家安全、外交等领域感兴趣,且希望未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,国际关系学院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
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如今进入这所高校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进入体制内工作,仍需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。
正如罗曼·罗兰所说:“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希望考生们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选择,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。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