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历史上有哪些话可以镇得住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这句话呢?
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
首先,想要镇得住这句话,你得知道 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?
这句话的来源大家应该很清楚了,就是传国玉玺。
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,让李斯制作传国玉玺,并把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这八个字刻在了上面。这八个字的意思是我顺应了天命当了皇帝,就应该使黎民长寿、国运永久昌盛。
始皇帝和李斯影视剧剧照
这其中体现的是君权神受,皇权天受,宿命谶纬的思想,也就是皇权的正统性合法性,是上天赋予,是老天给的,神圣不可侵犯。我大秦将二世、三世等等一直传下去,尔等牛马们就不要觊觎了。
展开剩余83%因此,两千多年以来,无数男人为了这八个字着迷与疯狂。他们在创业的时候,往往先否定这八个字,创业成功了,又认可这八个字了!总之就是灵活辩经!
影视剧图片
因此,想要镇住这八个字,首先就要打破这上面的天命枷锁,不是天决定人,而是人定胜天。淮下书生根据这个,总结了五句话:
第一句话,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”
这句话来自《史记•陈涉世家》,我们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。也就是陈胜吴广起事的时候,为了PUA大家跟着一起起事而说的一句话。意思是那些封王侯拜将相的人,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?天生就比我们高贵吗?
陈胜吴广起义
并不是,咱们通过努力和进步,也能封王侯拜将相。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,干就完了!
第二句话,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。”
这句话出自《后汉书·皇甫嵩朱儁列传》,是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时的一句口号。
“苍天”指大汉王朝,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,所以以“苍天”指代汉朝,“黄天”则指代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。意思是说,汉朝即将灭亡,取代汉朝的将是我们黄巾军。你不是皇权天授吗?俺们就给你换个天。
黄巾起义
当然了,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最初的口号不是“苍天已死”,而是“赤天已死”。由于大汉王朝以“火德”自居,火生土,所以张角起义时,必然以“土德”自居。土为黄色,所以头裹黄巾。
另外,张角的太平道信奉的是黄帝和老子,他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,是人类最美好的时期。黄天也代表黄帝,黄帝也是土德。
因此,“赤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这句话,从“五德终始说”角度来讲,也就说得通了。
五德终始说
不过呢,这句话虽然很霸气,但并没有打破天命枷锁,不是人定胜天,而只是以天换天,一切还是顺从“五德终始说”,反而落入了轮回辩经的俗套,从立意角度来讲,不如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!
第三句话,“陛下何故谋反?”
这句话原文是“陛下何意反邪?”,出自《魏书·孝静帝纪》。
北魏末期,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与高欢争权失败而逃离洛阳,去关中投奔宇文泰。于是,大丞相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,也就是孝静帝。
高欢
高欢死后,高欢之子高澄辅政。高澄并不像高欢那样恭敬对待孝静帝,甚至曾让心腹崔季舒打过孝静帝三拳。无奈的孝静帝常以诗句讽刺高澄,大臣荀济听出孝静帝诗句里的“暗示”,于是找华山王元大器,元瑾密谋,一起帮孝静帝对付高澄。
他们想到通过挖地道挖到高澄家来直接解决高澄的方法,结果没挖多久就被高澄发现。
高澄闯入皇宫,愤怒地质问孝静帝:“陛下为什么要谋反呢?我们父子两代忠心耿耿,立功无数,有什么地方对不起陛下呢?”
“陛下何意反邪?”
正常来说,皇权天受,臣子挑战皇权才叫谋反,而这里倒反天罡,皇帝反而被臣子说成是谋反,可见权臣的权力已经凌驾于皇权,“受命于天”的皇权,自然被压得死死的。
第四句话,“天街踏尽公卿骨”。
这句话出自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《秦妇吟》。他把黄巢起义时,黄巢攻入长安后,对那些豪门权贵咬牙切齿的恨,以及几乎是赶尽杀绝的消除,通过一句“天街踏尽公卿骨”,便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黄巢起义
如果说前面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含有平权的思想,对王侯将相的特权提出质疑。那么“天街踏尽公卿骨”,则是纯粹的肉体消除。肉体都没有了,自然无法“受命于天”。
第五句话,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,从此站立起来了!”
这句话来自第一届政协会议上伟人的开幕词。随着第一届政协会议不久之后新中国的成立,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,即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、官僚资本主义,终于被推翻了,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。
这一句话,将封建统治者所倡导谶纬之说,五德终始说,统统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,彻底打破天命枷锁。
从此,中国人民掌握了命运,成为国家、社会以及自己命运的主人。
你们觉得还有哪些话可以镇得住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这句话呢?可以补充说明!
欢迎关注“淮下书生”,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!
版权声明: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,非“淮下书生”署名的发布,皆为抄袭搬运。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,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!
发布于:上海市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